• <input id="100p5"></input>

    <legend id="100p5"><li id="100p5"><dfn id="100p5"></dfn></li></legend>

      <span id="100p5"><output id="100p5"><b id="100p5"></b></output></span>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行業資訊

        當前所在位置: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資訊行業資訊

        普陀傳統產業是如何突圍的——水產品加工業的轉型“密碼”

        發表時間:2022-12-15 15:50:34

               近日,新一期普陀水產品精深加工行業相關數據公布:截至目前,普陀水產品精深加工率已升至60%以上,水產加工自動化設備普及率升至65%以上,產值規模居全國前列。而在3年前,普陀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的精深加工率和自動化率都還不足50%。  
               精深加工碰上技術壁壘,創新成果缺乏保護意識,中小企業遭遇硬件掣肘……曾經,這些水產品精深加工發展領域的難題,都成了阻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普陀水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不斷通過科研院所助力、大型設備共享、知識產權幫扶等多種方式,助力水產品精深加工業快速成長。近日,記者走進普陀水產品綜合體,來探尋這場行業轉型升級背后的“密碼”。
                                                                             聚焦企業需求  破解精深加工難題
               海洋生物肽、提高金槍魚高附加值、液氨替換及水產加工車間高效換熱技術……記者走進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看到中心墻上展示著各類最新水產領域科研技術成果。而這些成果的實際投用,正幫助普陀水產企業解決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共性難題。
               金槍魚產業作為我市一項漁業產業,傳統上一般以加工罐頭半成品魚柳為主,占總量60%-70%,但半成品附加值不高,利潤較低。“我們當初看上了魚泥罐頭的市場前景,可公司科研部門自己搞了很長時間,罐頭成品中魚泥的營養成分和析水問題始終難以解決,成了‘卡脖子’難題。”浙江融創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江燕介紹道,公司內部科研人員數量較少、專業性不強,成了制約精深加工率進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
               通過綜合體的積極推進,公司與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就魚泥的相關技術問題展開了合作。江燕回憶,通過不斷將新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比對、與客戶群溝通,在研究中心科研、人才、設備等優勢的幫助下,新的魚泥產品很快實現了技術突破。2021年以來,企業金槍魚罐頭出口已達1.69億元,成為重要的增長點。
               我們主要將研究聚焦在企業需求旺盛的領域,幫助企業解決一些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共性難題,進一步提升精深加工率。”普陀水產品綜合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科技創新服務的主體,目前綜合體已累計引進浙江海洋大學、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等10家與產業緊密相關的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針對行業關鍵共性問題,綜合體去年累計攻關17項技術,項目資金總投入4028萬元,研發成果惠及47家企業。
                                                                      知識產權幫扶  點燃企業創新熱情
               “一處簡單的技術改動,有時就可為水產加工生產線省下幾名員工的人力成本。”近日,舟漁公司品管部主任賀燕紅剛剛完成了兩項新的水產技術專利注冊,她告訴記者,專利中有不少雖然只是小工具的研發和技術的小改進,但卻實實在在提高了工作效率。
               比如,原本冷凍魷魚從臺子上搬到有一定高低差的解凍平臺,至少需要兩名員工一上一下進行操作。一名員工想出了用一個類似于滑梯的裝置將平臺連接,只要在上面操作,就可以直接將魷魚滑到指定位置,不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每個操作節點還能節省一名員工。
              “以前只有特別重要的技術突破才會去申報,因為覺得填報材料太麻煩。”賀燕紅介紹,原先有的員工有了新點子,都只在自己的車間小范圍使用,現在知道自己的“想法”可申報專利后,大家創新的積極性高了很多。
               據介紹,綜合體成立后,引進專利代理事務所幫助企業進行專利注冊等,解決知識產權問題,目前舟漁公司已累計申請了十幾項專利。有時還舉行表彰儀式,并將合適的技術、發明進行大規模推廣普及。
               據統計,截至目前,綜合體已幫助普陀水產企業完成65項水產領域的專利注冊,推動了眾多水產企業在生產技術環節實現突破革新。
                                                                設備共享服務  助力中小企業生產提效
               大型設備過于昂貴,新型設備更新困難、專業檢測實驗室難以配套……對很多中小企業而言,硬件掣肘成了阻礙發展的頭號“敵人”。
               一家小型水產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因公司不具備購買大型檢驗設備和建立獨立檢測部門的能力,一些產品原先要想獲得檢驗報告,需將樣品寄往杭州或省外的專業檢驗機構。“樣品寄過去就要好幾天,再加上檢驗時間和報告書寄回來的時間,‘一來一往’經常要耗時半個多月。”該負責人說。
               而近幾年來,綜合體所提供的檢驗檢測等服務,解了不少中小型企業的燃眉之急。這家水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綜合體開始提供檢驗檢測服務后,不僅公司檢驗所需時間大幅縮短,一般只需要幾天就可拿到報告,樣品郵寄過程中所伴隨的遺失、損壞等問題也不用擔心了,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除檢驗檢測中心外,綜合體中試基地還擁有不銹鋼粉碎機等專用設備15套,可幫助企業開展低值海水產品及水產品加工廢棄物制備海洋生物肽等相關生產流程。
               據悉,近年來普陀通過政府購買和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參與的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大型設備共享服務,已累計提供3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53臺套,總價值達3671萬元。(舟山日報葛高蓉 俞怡至)

        人与禽一级AA片

      1. <input id="100p5"></input>

        <legend id="100p5"><li id="100p5"><dfn id="100p5"></dfn></li></legend>

          <span id="100p5"><output id="100p5"><b id="100p5"></b></output></span>